馬煜偉
2016年08月12日16: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在北戴河休假的56位突出貢獻專家人才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的親切看望慰問,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一時間,“你去北戴河休假了嗎?”成了知識分子見面調侃的問候“流行語”。
“北戴河休假+中央領導看望”是黨和國家重視和關心專家人才的一項制度性安排,是對突出貢獻人才的最高“國家級禮遇”。發展是主題,人才是關鍵。尊重人才優待人才,上有 “行”,下必“效”。“效”,就應當是“效法”精神抓落實,萬不能“效仿”形式搞變通。
擇之以才,待之以禮。黨和人民事業要不斷發展,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中央已經做出了表率,頂上已經掀起了九層風浪,底下怎能紋絲不動?上已行,下要效,各地方也應行動起來,認真落實改革精神,積極營造出尊重、關心、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讓各路高賢大展其長。
“上行下效”,不是簡單模仿。不要隻看見專家學者北戴河休假制度好,就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生搬硬套假公濟私。你來個北戴河休假,我就去秦皇島座談﹔你搞個“三亞參訪”,我就來“港台交流”……乍看起來,蠻“高大上”,似乎是向黨中央看齊了,但實質上是有形無神。萬一更有甚者,將此制度視為一種變相的旅游、出公差,假借人才休養的名義,帶著家屬出去“逍遙快活”一番,那不就成了奢靡浪費,“四風”反彈,罪莫大焉!
真正的“上行下效”,是吃透精神后的“效法”。北戴河休假制度告訴我們的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唯有人才不可辜負。各地方要深刻理解黨中央為何要用如此高規格的禮節去善待人才,習近平總書記為何頻頻發出“要廣開進賢之路”的號召,國家為何要啟動“千人計劃”、“萬人計劃”,隻有明白了這些深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