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信心和力量(携手同心·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2021年11月15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左二)在甘肃省调研富锌马铃薯小农户试点项目。
  世界粮食计划署供图

中国专家在布隆迪调研山区稻瘟病情况。
  资料图片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当地残疾妇女参加由农发基金与政府合作资助的非农生计培训项目中的传统刺绣培训。
  农发基金供图

2020年10月,中国援柬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的饮水工程完工。图为当地村民向记者展示清洁的自来水。
  中柬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供图

位于柬埔寨磅通省的中国援柬乡村道路项目。
  新华社发

中国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同时,积极同各方分享减贫经验,在联合国框架下强化南南合作,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信心和力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               

“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受益于中国减贫经验”

本报记者  白紫微

今年9月,第二届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付出扎实努力,取得巨大成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扶贫成果是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巨大贡献,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

世界粮食计划署是联合国系统中致力于实现消除饥饿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目标的一线机构,也是多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屈四喜同记者分享了日前在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的考察见闻,“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开展技能培训等举措的帮扶下,从深山区搬出的6.2万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看来,中国在减贫事业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政府主导,推动机制体制创新,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

“新形势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粮食计划署越来越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基础不断深化。”屈四喜介绍,目前,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开展南南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募集援助资源和应对全球灾害4个方面。

2016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成立农村发展卓越中心,在扶贫创新、农业价值链发展、产后减损、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促进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验交流、技术合作与知识分享。屈四喜表示,中国在减贫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启示和有益借鉴。“中国已与106个国家分享了菌草技术,在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卢旺达和南非等国家开展了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效果良好。世界粮食计划署愿同中国合作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受益于中国减贫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世界粮食计划署与中国政府合作在广州建立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枢纽。截至目前,该枢纽已为150多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运送了10多万吨抗疫物资,占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物流网络运送的防疫物资总量的80%以上。

今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屈四喜用“深远影响”来形容50年前这一重要事件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新中国恢复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