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童睿
2025年09月09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時,對黨員干部提出明確要求:“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來,來這裡也不可以隨隨便便。作風建設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還是要警鐘長鳴,時刻繃緊這根弦。”
“隨隨便便”絕非小事。翻閱近年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的通報,這樣的案例有不少:決策拍腦袋,項目草率上馬,卻半途爛尾,造成巨大浪費﹔辦事耍滑頭,“說得好聽、做得潦草”,群眾意見很大﹔交往沒分寸,管理服務對象的請客送禮,受之不拒,結果被“圍獵”、被腐蝕。“隨隨便便”害人害己,損害黨的形象。
共產黨人最講認真。認真,是為人之道,是立身之本,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正因一代代共產黨人全力以赴干事創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才能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才能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隨隨便便”恰恰是作風不嚴不實的突出表現,與黨的作風建設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須堅決糾治、保持警惕。
“隨隨便便”,病症是紀律觀念淡薄。紀律是“緊箍咒”,也是“護身符”。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才能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廖俊波堅持用黨的紀律規矩作為標尺,量出了交往的尺度,接待外地客商時,既“親”又“清”,隨和而不隨便。
“隨隨便便”,病變是不擔當不作為。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湊合將就,是干不成事的,是經不起檢驗的。相反,那些值得尊敬的榜樣,往往都有高度負責、說到做到的鮮明品格。孔繁森秉持“工作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原則,把1/3時間花在縣鄉調研中,從而找准了當地發展短板、潛在優勢,切切實實改善了民生。
“隨隨便便”,病根在黨性錘煉不足。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行動上才能自覺。祛除“隨隨便便”的習氣,得從靈魂深處找病根。廣大黨員干部應當把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修養到老,時刻以共產黨人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根治“隨隨便便”,需時刻繃緊錘煉作風這根弦。抓落實不折不扣,搞調研走深走實,服務群眾真心實意……堅持時時、處處、事事嚴於律己,嚴負其責,我們定能交出不負組織信任、不負人民厚望的答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9日 1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