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聚焦新目標 開啟新征程——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

2017年12月15日10:03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聚焦新目標 開啟新征程

新時代擘畫新藍圖,新目標開啟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安排。理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意義、認識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切實可行”、把握實現現代化強國目標的重點,有助於我們在新時代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為此,《經濟日報》記者專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請他圍繞上述問題,暢談學習體會。

從兩個層面理解目標的“切實可行

記者:從世界發展史看,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其現代化大多經歷產業革命以來近300年時間才逐步完成的,而我國要用100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這種轉變不但速度、規模超乎尋常,變化的廣度、深度和難度也超乎尋常。而我們注意到,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現代化建設的新目標和新部署,不僅意味著原定的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提前15年完成,而且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還充實提升為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比近代以來世界先發國家發展歷程,您怎麼理解新目標的“切實可行”?其依據又是什麼?

隆國強:你提的問題很重要,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談一下新征程新目標的重要意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一個既振奮人心又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引領著我們奮勇前進的方向,而且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心聲,是凝聚全國人民力量的有力武器,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征程。

制定目標是一個很科學又很藝術的事情,之所以說這個目標振奮人心又切實可行,我認為,新目標是國家長期發展的科學規劃,凝心聚力、催人奮進。同時,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制定,是黨中央深入分析世情國情、總結大國興盛的規律、集中全黨智慧的重要成果,具有堅實的基礎。怎麼來理解這個基礎呢?我覺得,可以從環境和能力兩個層面來考量:

第一,我們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擁有良好的環境條件。從國際環境看,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這為我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過去,“修昔底德陷阱”是大概率事件,先發國家的現代化崛起很多都是通過戰爭來獲得資源的重新分配、重新洗牌的。而現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互相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這是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國際環境保証。

從技術發展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巨大的來自技術層面的助力支撐。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面貌和格局。比如,發端於英國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使英國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國抓住了第二次產業革命機遇,趕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從第二次產業革命以來,美國就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這是因為美國在科技和產業革命中都是領航者和最大獲利者。可以說,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其主要特點是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產業組織形式和產業鏈條更具壟斷性,將會對整個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思維方式產生重大影響。這為中國實現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技術機遇期。

第二,我們具備實現目標的能力。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過去5年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和深層次、根本性變革,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50.9%提升到56.2%,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43位上升到第22位。此外,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0年的74.83歲提高到2015年的76.34歲。這些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標志著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為我們開啟新征程、實現新目標奠定了具有決定意義的基礎。而且,未來我國發展的潛力仍然很大,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也為建設現代化強國提供了重要保証。二是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顯著增強,為現代化事業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証。“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現代化的歷史也表明,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主心骨,也是現代化的有力領導者、組織者和推動者。推進新時代的現代化,要一如既往地堅持黨對現代化的組織領導。過去5年,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直面問題、刮骨療毒、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隱患。5年來,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不僅為歷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保障,還將確保承載著13億多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夢想的航船行穩致遠。

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實現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還面臨很多挑戰和壓力,創造新時代的新輝煌,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因此,我們要以時不我待、堅韌不拔的精神,通過深化改革,把有利條件發掘出來,補齊短板、應對挑戰,加快現代化的步伐。

要重點關注目標的“全面性”和“全球性”

記者:現代化是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全方位轉變的歷史過程。關於新目標、新征程,作為學者,您有哪些比較關注的地方?

隆國強: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