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的力量——貴州省“兩優一先”表彰對象群像素描
2016年07月03日14:47 來源:貴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他們是這樣一群人:在危難時挺身而出、在挑戰前迎難而上、在平凡中執著堅守……彰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先鋒形象。
他們是這樣一股力量:撐開來是傘,為人民遮風擋雨﹔俯下去是牛,為百姓鞠躬盡瘁。用平凡鑄就偉大,用生命書寫忠誠。
在紀念建黨95周年之際,省委決定,對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這些表彰對象在貴州趕超跨越、同步小康的新征程中,充分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他們,是全省169.7萬黨員干部、8.1萬基層黨組織的優秀代表。
他們,
以無私奉獻為最大幸福
表彰名單中,有三位“缺席”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我是黨員,向我看齊。”晴隆原縣委書記姜仕坤用一曲生命壯歌作答,答出了魚水深情和血肉情誼,卻倒在脫貧攻堅決戰沖鋒號吹響的春天。這個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縣委書記,奉獻全部的熱情、智慧和汗水,讓晴隆成為一座真正的城,讓世界惦記“二十四道拐”,讓“晴隆羊”貼上國際標簽,把“不可能”變成了生動的現實。
“我是支書,讓我去。”6月10日,黎平縣部分鄉鎮暴雨如注,九潮鎮九潮村黨支部書記劉善平為施救村民,被洪流卷走,至死仍然保持著救人的姿勢。最危急的關頭,他用生命踐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我的手機,是群眾的服務熱線。”4月13日,興義市向陽派出所社區民警李來建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倒下,闔然長逝,生命永遠定格在47歲。“大家有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他。”興義市居民劉正祥悲痛不已,不信老天把這麼好的人帶走了。
沖鋒在前、吃苦在前、奉獻在前、犧牲在前,他們用無私的奉獻,甚至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對責任的擔當。
麻山腹地,12個年頭的鏖戰,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女愚公”鄧迎香帶領群眾在懸崖峭壁上硬生生鑿出213米長的“麻懷隧道”,用不等不靠的自覺、敢想敢干的勇氣、堅定不移的執著,把2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變成了15分鐘的寬闊坦途,在大山深處豎起了一面高高飄揚的黨旗。
貴州屋脊——海拔2900.6米的韭菜坪半山腰上,坐落著我省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海嘎”。駐村干部兩年一屆,一屆一換茬,第一書記楊波卻在這裡駐了三屆。留下他的不是這裡的美景,而是如山的誓言——“海嘎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不下山。”黨員的精氣神,讓海嘎舊貌換了新顏。
“一謝共產黨,翻身把你想,以前我們做牛馬,現在人人把家當﹔二謝共產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飢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這是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村民組自編自演的花燈戲《十謝共產黨》。每一謝,都是群眾發自肺腑的心聲。興隆鎮黨委書記陳清鬆說,“隻有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盡心盡力辦實辦好,才能以誠心換真心,成為群眾的主心骨、當家人。”
江口縣閔孝鎮魚良溪村黨總支書記楊再煉對全村黨員提出“十個一”工作法:“我們天天和群眾打交道,